赠书仪式 东南网记者 张立庆 摄
出席活动人员观看严复书法作品视频 东南网记者 张立庆摄
严以振教授宣读致辞 东南网记者 张立庆 摄
活动现场,严复侄孙、福建省委党校原科技教研部主任、教授严以振宣读了严复曾孙严正的书面致辞,纪念缅怀严复救亡图存、变法维新的历史功绩,弘扬严复的家国情怀与文化求索,并期望严复精神的传播力与影响力能持续提升,让严复的思想能在未来闪现更加耀眼的光芒。
福州市鼓楼区委书记黄建新致辞 东南网记者 张立庆 摄
福州市鼓楼区委书记黄建新在致辞中表示,严复的科学与爱国精神是鼓楼城市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鼓楼将继续深入挖掘严复文化内涵,将严复文化与弘扬闽都文化、推进两岸文化交流、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增强文化自信结合起来,多形式宣传推介严复思想,助力福州打响闽都文化国际品牌,全力打造现代化国际城市“最美窗口”。
福建江夏学院党委书记宋建晓致辞 东南网记者 张立庆 摄
福建江夏学院党委书记宋建晓在致辞中表示,《籀古绎新——严复的书法世界》从笔画墨法、结构章法、严谨肆意间,体现了严复的浩然与清雅、荡气与敞亮。呼吁进一步赓续先辈先贤的精神,将严复的思想与精神化作攀登的阶梯,用思想的通透、爱国的情怀、历史的厚重、艺术的抚慰,照亮奋进新征程的坦途,推动中华文明、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研讨会现场 东南网记者 张立庆 摄
在《籀古绎新——严复的书法世界》新书研讨会上,福州市三坊七巷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杨凡,著名艺术评论家、古代书画研究专家何光锐,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徐东树,福州市严复翰墨馆馆长郑志宇等专家学者共同从严复临古书帖中,探讨严复对传统文化的回望与坚持;从严复条屏、对联、扇面、信札、译著等作品中,探讨严复对中华文化的坚守与创新。专家学者们一致认为,应加强严复文化的保护、研究、宣传与推广,不断挖掘福州城市文化内涵,推动提升闽都文化影响力。
福州市严复翰墨馆馆长郑志宇现场致辞 东南网记者 张立庆摄
福州市严复翰墨馆馆长郑志宇介绍,历经十多年时间,搜集了三百多篇严复的真迹,内容包含对联、中堂、英文信件等等。“严复非常重视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他临的这些帖子书法基础是非常扎实的,所以我们想借此新书的发布,最主要是致敬严复、肯定严复、重温严复,汲取他的精神力量,更是一种文化自信的展示。”郑志宇表示,下一步,严复翰墨馆将走进海峡两岸百所高校,开展相关展览、讲座、论坛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更好的传播严复思想。
活动还吸引了来自海峡两岸研究严复思想文化与书法艺术领域的专家学者们的共同关注。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王宪明、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欧阳哲生、中国书协第八届副主席叶培贵、台湾著名历史学者黄克武等发来了祝贺视频。
本次活动由中共福州市委宣传部、福州市三坊七巷历史文化研究会指导,福建新华发行集团、中共福州市鼓楼区委宣传部共同主办,福建省出版对外贸易有限责任公司、福州市三坊七巷保护开发运营有限公司、福州市鼓楼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州市严复翰墨馆承办,中共福州市鼓楼区委台港澳工作办公室协办。
成都石室中学纪念文翁兴学2165年******
中新网成都12月12日电 (记者 贺劭清)文翁兴学2165年暨成都石室中学改办新学120周年纪念活动12日在成都石室中学北湖校区举行。
据了解,成都石室中学前身为西汉景帝末年(约公元前143年)时任蜀郡太守文翁创建的“石室精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地方政府官办学校。两千多年来,这座学校虽然多次易名,但校址从未更变,办学一直延续,走出了司马相如、杨雄、刘光第、郭沫若等杰出校友。
石室中学校长田间介绍,今年不仅是文翁兴学2165周年,还是成都石室中学改办新学120周年。1902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学堂章程》,成都石室中学在全国率先实施,完成由科举制向新学制的变革,成为四川历史上第一所现代公立中学,引领了全川教育的近代化转型。
活动期间,成都石室中学分别与中国移动四川公司、乐山市夹江县、遂宁市安居区、广元市苍溪县以及泸定中学签署合作协议。成都石室中学教育集团2022年年会也同期举行,目前石室中学教育集团共有21所学校,29个办学点,还与数十所学校及单位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为促进区域协同发展及教育欠发达地区的提升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省作家协会主席阿来为成都石室中学的学生们带来《书籍过剩时代如何读书》专题讲座。讲座中,阿来分享了他的文学人生和阅读生活,并给同学们提出了一些关于阅读的建议。阿来表示,读书是对自己精神和道德修为进行提升的途径,是对价值观的追求,不应被赋予功利性的目的,大家应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去阅读。(完)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